白線蛇
出處:出自《東北動物藥》。
英文名:white line Snake
別名:白脊蛇、黃脊蛇
來源:藥材基源:為游蛇科動物黃脊游蛇除去的內(nèi)臟的全體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oluber spinalis(Peters)采收和儲藏:春至秋季捕捉,捕后迅速處死,除去內(nèi)臟,鮮用。
原形態(tài):黃脊游蛇,體較細長,全長80cm左右。背面絳紅色,背脊正中有1條鑲黑邊的鮮明黃色縱線,其端起自額鱗,后端通達尾末,體側由于鱗片邊緣黑色,綴成幾條深色縱線或點線,腹面淡黃色??羟镑[1,有一較小的眶前下鱗,眶后鱗2(1);顳鱗2+2(3),上唇鱗多為3-2-3式。背鱗17-17-15行,體鱗平滑,頸部及體中部17行,肛前15行;腹鱗雄者186-194,雌者202-206;肛鱗2分,尾下鱗83-79對。
生境分布: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活于平原、丘陵、山麓或河床等開闊地,河流附近、旱地、林區(qū)都可發(fā)現(xiàn)。以蜥蜴為食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東北、內(nèi)蒙古及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新疆、山東、河南等地。
性味:味甘;咸;性溫
歸經(jīng):脾;肝經(jīng)
功能主治:祛風除濕;通經(jīng)止痛。主風濕性關節(jié)疼痛;肌膚麻木不
用法用量:內(nèi)服:浸酒,20-40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