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蜐
出處:出自《綱目》。
英文名:Barnacle
別名:紫砝、龜腳、佛手蚶、龜腳蟶、觀音掌、龜足
來源:藥材基源:為鎧茗荷科動物石蜐的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itella mitella(Linnaeus)[Pollicipes mitella Linnaeus]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取肉,鮮用。
原形態(tài):石蜐,雌雄同體。為大型的有柄蔓足類。體分頭狀部和柄部。一般個頭狀部寬給30mm,寬22mm,呈淡黃綠色,由8塊大的主要殼板組成;包括最短小的吻板1塊,其次為基部寬大、呈斜三角形的楯板2塊,其后為單個的峰板1塊,以及基部一排具有約24片小型殼板所組成。每殼板的表面均有明顯的生長線;小殼板片數可隨個體而增減。柄部長、寬各約30mm,黃褐色,肉質柔軟可食,外表被有排列緊密的細小石灰質鱗片。全體以腹面向上,頭部形成外套以包體部,觸角退化,口器有大顎1對,小顎2對,并具能卷曲的蔓狀雙肢型胸肢6對。
生境分布: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常密集成群,以柄部固著于中、高潮地帶、海水澄清的巖石縫中,柄部有伸縮性,時以蔓足伸出殼外,攝食小動物,一遇觸動即緊縮入石縫中。資源分布:我國分布于東海、南海沿岸。
藥理作用:1.抗心肌缺血的作用,100%水煎醇沉液或100%水煎液、100%酶解液、100%酸解液20ml/kg腹腔注射能顯著提高小鼠心肌缺氧耐受力,使負壓缺氧環(huán)境中小鼠存活率顯著提高。預先給予大劑量異丙腎上腺素再減壓,其保護作用明顯。家兔自身對照表明,對垂體后葉素所致心電圖缺血性改變,注射石蜐提取液有一定改減速作用。它能收縮兔耳血管,但對離體兔心冠脈血流量幾無影響。水煎液給小鼠灌胃,作用略差。2.對平滑肌的作用,石蜐提取液能使離體兔腸的節(jié)律性收縮加強,但對乙棧膽堿和氯化鋇所致腸段強直性收縮有解痙作用,濃度增高時能完全對抗,使張力降低至基本線水平,收縮曲線恢復,振幅大。提取液亦能部分對抗藥物引的豚鼠離體子宮強直性收縮。3.其他作用,石蜐提取液對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有一定的抑制作用,能提高小鼠對熱、電刺激的疼痛反應閾值(以反應時間為痛閾指標),并使自發(fā)性活動減少。提取液亦有明顯的利尿作用,給藥后家兔尿量增至3倍以上。4.毒性,毒性較低,小鼠腹腔注射提取液的LD50為375+/-14.3g/kg(濕重)。
性味:味甘;咸;性平
歸經:入脾、腎二經
功能主治:利小便;消痞積。主小便不利;癖積;水腫;脹滿
用法用量:內服:煮食,120-200g。
各家論述:1.《綱目》:利小便。2.《海南解語》:下寒澼,消積痞濕腫脹。虛損人以米酒同煮食,最補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