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納香
出處:出自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。
英文名:Root or leaf of Pilose Triumfetta
別名:牛虱子、狗屁藤、小樺葉、梗麻、毛蔥根、細心麻粟、毛蔥葉、小狗核桃。
來源:藥材基源:為椴樹科植物長鉤刺蒴麻的根和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Triumfetta pilosa Roth采收和儲藏:秋、冬季挖根,洗凈泥土,切片曬干。葉,春季采收,曬干。
原形態(tài):長勾刺蒴麻 木質(zhì)草本或亞灌木,高1cm。嫩枝被黃褐色長茸毛。單葉互生;葉柄長1-2cm;葉片厚紙質(zhì),卵形或長卵形,長3-7cm,先端漸尖或銳尖,基部圓形或微心形,上面有稀疏星狀茸毛,下面密被黃褐色厚星狀茸毛,邊緣有不整齊鋸齒;基出脈3條,兩側(cè)脈上行超過葉片中部。聚傘花序1至數(shù)枝腋生,花序柄長5-8mm;花柄長3-5mm;苞片披針形,長1mm;萼片狹披針形,長7mm,先端有角,被毛;花瓣黃色,與萼片等長;雄蕊10;子房被毛。蒴果有刺長8-10mm;刺被毛,先端有鉤。花期夏季,果期8-12月。
生境分布: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干燥的低坡灌叢中或路旁及田上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臺灣、廣東、廣西等地。
性味:甘;微辛;性溫
歸經(jīng):肝經(jīng)
功能主治:活血行氣;散瘀消腫。主有經(jīng)不調(diào);癥積疼痛;跌打損傷
用法用量:內(nèi)服:煎湯,3-9g。